最近有聽到家長吐槽說,自家的孩子什麼都很好,就是有偷東西的習慣,這非常讓人頭疼。例如前幾天放在桌子上的10元錢不見了,父母經過詢問確定是孩子“拿”走的,但孩子並沒有長記性,後面還有好幾次偷偷從櫃子裡把錢偷走。為此,家長也對孩子打過罵過很多次,但都沒什麼用。那麼,面對10歲孩子偷東西該怎麼教育呢?
1. 首先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偷東西的時候,千萬不要給孩子標上小偷的標籤,更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孩子,處處提防孩子,這樣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嚴重的話會讓孩子自暴自棄,將孩子推向深淵。如果發現孩子有偷東西的行為,作為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為什麼偷東西,從根本上杜絕孩子偷東西的行為。一般造成孩子偷東西的原因是什麼,了解清楚之後,教育孩子,家長慢慢就會看到改變。
2.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習慣的時候,要及時制止,但必須注意方式方法去引導,不能一味的打罵。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明確並且肯定地告知不能拿別人東西的道理。而且要靜下心來和孩子溝通,而不是像審犯人似的去審問孩子。有的家長甚至用粗暴的方式讓孩子承認錯誤,這都是不可取的,應該採用溫和的談話方式和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錯誤,從而主動改正。
3. 正所謂“最長情的告白是陪伴”,對孩子亦是如此。陪伴的時候,我們能讓孩子感受到受到重視,也讓孩子敢於表達自己的心意。因此要找到孩子偷東西的原因,尋求解決途徑,這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它既需要父母多加關注孩子,找到偷竊行為的根源,也需要孩子的配合,考驗父母的實踐能力,當然,陪伴才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前提。
4. 利用孩子的善良,讓他們主動承認錯誤。“人性本善”,孩子其實都很善良,家長可以這麼說:“你拿超市的東西,回頭阿姨要因為你挨罰的,你想不想讓阿姨挨罰呀?”我們利用孩子的善良,間接指出他們的“偷拿”行為會對別人造成傷害。只要意識到這一點,絕大多數孩子都會因此而感到羞愧,主動承認錯誤。教育本就不是單方面的努力,只要當事人能積極配合,想要改掉孩子的壞習慣,一點都不難。
以上就是10歲孩子偷東西怎麼教育的解決方法,各位家長可以參考一下,希望能為您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