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小孩正經歷叛逆期,我們不要一味地打壓,而是應該加強溝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那么,10歲孩子叛逆期怎麼管教最合適呢?
10歲的孩子「叛逆」說明他已經有了獨立的主觀意識,對事情有了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叛逆」一詞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因為擁有「主見」是需要勇氣的,而勇氣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孩子出現「叛逆」的情況,其實說明家長和孩子的認知節奏不同步,並且在精神連結上出現了問題。確實,孩子不僅需要在物質上吃飽穿暖,精神上同樣需要「吃飽穿暖」。如果家長不重視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孩子就會另辟蹊徑,自行尋找精神食糧。一旦心靈有所成長,他們便會開始為自己的權益據理力爭,而這種行為常常被家長視為「叛逆」。
因此,家長需要改變與孩子相處的思路,不再「固執己見」,這樣相處的質量會提高很多。怎麼改善呢?從「共同成長」開始,拉近彼此的距離。離孩子12歲還有兩年時間,完全來得及。孩子現在的「叛逆」只是初始階段,因勢利導完全可以扭轉局面。
共同成長從「交心」開始,家長可以試著換位思考,引導孩子同樣換位思考,將爭執引導向積極的方向。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容易意氣用事,而家長作為成年人,經驗和見識相對豐富,應該針對事情而非針對人來進行分析,清楚地表明利弊,給孩子選擇的空間。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當孩子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家長的支持態度會拉近彼此的距離。一件事一件事地慢慢來,家長以身作則是獲得孩子信任的基礎。當孩子認同家長的見識和見解,「叛逆」自然會煙消雲散。
10歲孩子叛逆的原因
人們常說每個人都有叛逆期,尤其是年齡在13-16歲之間,這時的孩子思想逐漸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決策能力,加上外界環境的影響,會讓他們產生對父母和老師的逆反心理。他們容易感到迷茫與困惑,對未來有憧憬,但又覺得遙不可及,甚至對目前所生活的環境產生排斥。
例如,不愛上學、經常逃課、與父母爭吵、頂撞老師、不團結同學等等,這些都是叛逆期的表現。而如今發現叛逆期的年齡段有所提前了,許多小孩開始與父母對立,其根本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被嬌生慣養,對於承受委屈的能力大大下降。
有些孩子甚至幾歲了還不會穿衣服、穿鞋子等,當他們置身於新的環境時,就會變得不適應。如果被他人嘲笑(比如老師或同學),他們心裡就會對這些人產生排斥,反過來還會將責任推給父母,因為是你們沒有教我,讓我在老師和同學面前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