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孩子粗心大意,對什麼事都是很隨便的態度,導致孩子總是做錯事情,或者有些小細節總是做得不夠好。在學習上,這樣的孩子會出現許多錯誤,考試成績也不會理想,那麼,孩子粗心大意該怎麼糾正呢?
10歲孩子粗心大意怎麼糾正呢?當人們面對較難的問題時,心理上會比較重視,造成大腦思緒不易受到干擾,因此不易出現錯誤;相反地,對較容易的問題,心理上不太重視,思緒也容易受干擾,更易出現差錯。因此,重視任何問題,就不會馬虎隨便,掉以輕心,而且也能自覺地克服分心現象,從而有助於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如果一個兒童生活在雜亂無章的家庭中,沒有穩定的作息習慣,就會使兒童養成粗心、馬虎、無序的生活習慣。因此,建議家長們在家庭中創造一種有序的生活,家裡的擺放要整齊,有固定的位置。從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個性,能減少學習中的粗心。因為有了責任心,他自然能夠小心謹慎地對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馬虎。
10歲孩子粗心大意,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掃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做得好,家長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做得不好,則應給予批評,讓他重新做一次。有些教師和家長總是害怕孩子做錯題,每天堅持給孩子進行檢查,無形中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做題時毫不在意,反正有人檢查,錯了再改。教師和家長應該讓孩子自己檢查,鍛鍊其能力,克服馬虎的毛病。
不論是考試或平時的練習,都應該有意識地堅持高標準、嚴格要求,做事講究條理,做完之後要認真核對、驗算、檢查。如果長期這樣,就會「習慣成自然」。
10歲孩子粗心大意,從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如果一個孩子的房間一團糟,鞋子東一隻西一隻,他的作業往往字跡潦草、頁面不整,做事丟三落四、憑興致所至,觀察沒有順序、思考缺乏條理,那麼他已經表現出典型的馬虎粗心的特點。因此,從生活中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減少孩子的馬虎粗心問題。
常用的方法是:讓孩子整理自己的衣櫃、抽屜和房間,培養孩子仔細、有條理的習慣;讓孩子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和複習進度,培養孩子有計劃、有順序的習慣;通過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來改變他的性格。天長日久,孩子的馬虎粗心就會漸漸減少。
十歲的小孩子做題總是馬馬虎虎,但他不認真的表現,因為馬馬虎虎的習慣也是從小練成的。如果從小他沒有培養一個認真寫作業的習慣,那麼現在就應該立即改善。他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最好不要一邊看手機或者看電視一邊寫作業,這樣他是無法專心寫作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