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長表示孩子小的時候特別的聽話,到了青春期就像變了個人一樣,一心想著疏遠家長,什麼事情也不願意和家長說,那麼,青少年叛逆的原因是什麼?
青少年叛逆的原因:
1. 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滿足。孩子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這經常會惹惱大人,輕的話行動限制,重的話直接訓斥,體罰。如此簡單的對待孩子,勢必引起孩子的反感。
2. 不顧孩子的個體差異和意願,強行“定向”。一些父母野心勃勃,希望孩子互相學習,如果孩子不完成“任務”就懲罰他們,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3. 父母喜歡唠叨,覺得孩子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一會兒說注意這個,一會兒說注意那個,唠叨,時間長了孩子會累,產生叛逆心理。
4.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個性,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尊心,父母應該尊重他們,根據他們的身心特點進行教育,那種挖苦、譏諷、辱罵、體罰,只能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
5. 父母與孩子缺乏情感交流,對孩子缺乏尊重,孩子同樣也不會尊重父母。另外,父母對孩子過分遷就,讓孩子認為自己不會因為犯錯而受到批評。這種錯誤的信息讓孩子分不清是非,父母一旦要管教,孩子就不會適應,就會顯得叛逆。
青春期叛逆家長怎麼引導:
1.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從小孩子變成大人,開始形成自己的思想,不想被父母管教,開始篡奪大人的角色,能自己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很多家長還是把他們當孩子管教,結果是家長和孩子發生衝突。很多家長突然發現孩子不聽話,不善溝通,卻沒有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沒有思考為什麼孩子不聽話,沒看穿現象的本質。
2.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是大人了,家長要把他們當成大人看待,跟孩子說話時要注意語氣,多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反思自己的管教方式,調整管教方式,以適應青春期的孩子。
3. 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很強,父母不要打孩子,不要在言語上否定孩子,對孩子的做法做更多的正面評價,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幫助孩子解決遇到的困難。因此,為了獲得孩子的信任,孩子自然願意與父母溝通;父母不應該將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家庭的孩子比較,也不應該在孩子面前發怒。
4. 父母要相信孩子,讓孩子自己處理,孩子可以自己做主,管教上要適度放縱,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間,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總之,青少年叛逆的原因,青春期的孩子不聽話,家長首先要調整自己的管教方式,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大,做父母的也要關注,理解和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