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是一種毛病,必須治,不治的話孩子會得寸進尺,對孩子今後的成長不利;那麼,孩子太懶怎麼辦,父母應該怎樣教育?
### 孩子太懶怎麼辦,父母應該怎樣教育:
1. 家長在平時要教會孩子一些照顧自己的技能,比如穿衣服、穿鞋等。從哪裡開始穿?怎麼分清前後左右,手腳怎麼配合等等;自己吃飯喝湯時使用什麼餐具?餐具怎麼擺放?怎麼才能不撒出來等等。
2. 家長在勞動的時候可以請孩子來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擺放碗筷、遞毛巾、掃地等等。
3. 家長應該教會孩子享受勞動成果,比如一起製作水果沙拉,一起擦拭地板,這些都能讓孩子容易看到勞動的成果,享受這些就是對孩子勞動的最大鼓勵。
4. 家長要適當培養孩子的一些興趣,當孩子有興趣的時候,他才願意去參與這件事情,自然就不會變成小懶貓了。
5. 家長該放手的時候必須要放手,不能事事包攬。該對孩子下狠心的時候,必須下狠心,讓孩子練就一身本領,能夠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這才是我們家長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6. 家長該裝傻的時候就裝傻,該不懂的時候就不懂,這樣孩子才能什麼都懂,讓孩子帶領家長去做一些事情,孩子特別有參與感,而且會建立自信心,對這件事情充滿樂趣。這樣久而久之,想讓孩子變成“小懶貓”,都不可能。
### 孩子懶惰的原因:
1. 父母太勤快,包辦了一切。有些家長非常勤快,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條。但是這樣對孩子真的好吗?你包辦了一切,孩子又能幹什麼呢?父母太勤快,孩子就會失去鍛煉自己的機會,慢慢地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變得越來越不敢嘗試,成為一個只會依賴他人的巨嬰。
2. 沒有時間觀念。懶惰是一種心理上的厭倦情緒,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日常起居沒有秩序,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正確的時間觀念。很多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忽視了時間觀念的培養。例如,孩子上學要遲到了,家長一直在催促,孩子反而更不著急,因為孩子認為時間有父母幫忙把握,肯定不會遲到,造成孩子時間觀念越來越淡薄。孩子意識不到時間的重要性,很容易浪費時間,懶惰成性。
3. 模仿父母。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孩子也會學到父母身上的一些壞毛病。尤其是三歲以下的孩子,模仿能力非常強,父母的方方面面孩子都能學得到。如果父母有懶惰的行為,孩子自然也會學到,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反思,是否是自己的行為影響到了孩子。
孩子太懶怎麼辦,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合理分配和管理時間,才能改變孩子懶惰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