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脾氣暴躁怎麼辦?這是孩子任性的一種表現,家長對發脾氣的孩子重在教育,要說服,而不能壓服。家長們應該多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在孩子理解的情況下,進行說服和教育,引導孩子改善壞脾氣。那么,小孩子性格比較倔脾氣怎麼辦?
第一、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質。好發脾氣的不良習性往往從小時候開始,從小事情開始,以家庭條件較好和獨生子女比較多見。開始有發脾氣的表現或無理的要求時,就應進行說服教育,不能無原則地遷就,也不能用打罵的方法壓服,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第二、不要對孩子發脾氣。家長們在平時盡量少對孩子發脾氣,很多時候孩子的性格都是受到了家長的影響。如果家長們總是發脾氣的話,孩子們就會學家長,所以,愛發脾氣的家長們要改正。
第三、適當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大吵大鬧,開始進入倔強敏感期時,家長可以適當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說:陪孩子做遊戲,給孩子做益智遊戲等,只要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那麼孩子的性格就會進入消停階段,慢慢地,孩子也會忘掉這個事情,長時間下來,孩子的這個敏感期就會被轉移掉,自然而然地,就會恢復過來。
第四、樹立原則,建立規矩。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大人對於這些已經的行為習慣有了自己一定的見解,可是孩子不是,因此我們要給孩子立好規矩,最好能夠將規矩細化,讓孩子知道面對這件事情應該是怎樣的態度。立好規矩後,家長就不要隨意心軟改變,要講原則,一次一次的破壞規矩,只能讓孩子不再信任,將原則打破,以後在很多事情上孩子都很難以管教了。
第五、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當孩子有了合理要求時要盡量滿足他,如果他的要求不合理,家長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法,不去理他,等他情緒平靜下來或玩夠了,再去和他談,告訴他為什麼不應該這麼做。
小孩子性格比較倔脾氣的原因:
一、家長溺出的。有的家長非常愛孩子,在孩子非常小的時候就百依百順,覺得孩子這麼小,應該盡量滿足他的要求,後來孩子漸漸長大就有了不合理的要求,這個時候父母拒絕他的要求,他就會不停哭鬧。
二、父母性格影響。孩子脾氣倔、不容易馴服,實質是性格倔強,有主意。通常來說,倔脾氣孩子都有倔父母,先天的因素佔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家長不能全認為是孩子的錯。
三、對孩子干涉過多。有的家長,平時對孩子干涉過多。絮絮叨叨的勸告,無端的訓斥,會使孩子感到厭煩,而不認真對待父母的指令,甚至將所有指令都當成耳邊風,有時還會頂嘴,明知自己不對,還為自己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