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許多家長都會遇到這種問題,孩子好不容易上一年級了,卻變得不聽話了。你讓他做什麼他都不聽,不讓他做的,他偏偏要去做,孩子變得非常任性不聽話,家長管得很厲害,孩子就哭鬧,因此有些家長們為此感到相當頭疼。那么,一年級男孩叛逆不聽話該怎麼辦?
一年級男孩叛逆不聽話該怎麼辦?
1. 用同理心和孩子溝通
孩子不聽話,常常是因為家長沒有尊重孩子,家長之所以不尊重孩子,是因為缺乏對孩子的同理心。如果不能和孩子在思想上保持一致,又怎麼能奢望和孩子在溝通上取得滿意的效果。父母常常會用成人的思維、想法來看待孩子的行為,家長們要明白陪伴孩子的成長,就是和一只蝸牛在散步。父母必須刻意停下來,觀察孩子的情緒,了解孩子背後的需求。對於小學生,家長可以用「我們」來增強孩子的歸屬感和力量感,比如:「我們一起來看看,問題出在哪裡啦?」或是「為什麼我們昨天不想聽爸爸的話呢?」讓父母參與進來,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孩子。
2. 說話要簡單明確
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學識不比大人,男孩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通常也比較差,家長在教育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說話要簡明扼要。孩子犯了錯,家長別急著大講道理,先跟孩子把事實理清楚,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了哪裡。
3. 用希望代替命令
在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情後,家長還要告訴孩子如何改正。走到這最後一步,家長也要注意表達方式。一方面,家長的表達應遵循簡單明瞭的方式,讓孩子明確知道怎麼做;另一方面,家長說話時最好用「希望」的表達句式,比如「媽媽知道你現在知道錯了,媽媽希望你能如何如何來改正」,而不是直接給孩子下指令引起孩子的抵觸。
一年級男孩叛逆的原因
1. 家庭環境
有些夫妻關係不好,吵架後習慣性找孩子出氣,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感覺不到家的溫暖。甚至有些家長修養不高,脾氣不好,動不動就打罵孩子。如果孩子性格比較執拗,很容易產生叛逆。
2. 家長的忽視讓孩子失望
一些家長本來就不喜歡自己的生活狀態,再加上孩子平時給他們製造更多的麻煩,使得他們並不喜歡和孩子進行過多的溝通。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會因為家長的冷落而心灰意冷。他們想要尋求別人的關愛,便在學校或者社會中結交一些朋友,但由於他們的年紀尚小,往往無法用恰當的是非觀念來辨別人群,常常因為過度相信別人而受到欺騙。
3. 內心壓抑的情緒想要得到釋放
有的家長屬於較為強勢的類型,不論孩子的喜好和需求是什麼,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將計劃或物品強加給孩子。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十分渴望自己的觀點被別人認同,為了滿足這一需求,很多孩子便採取一些叛逆行為來向大人證明自己已經長大。面對家長的不理解,他們在言語上與家長發生衝突,有些孩子甚至因為家長的打罵而與父母扭打在一起。
一年級男孩叛逆不聽話該怎麼辦,孩子之所以叛逆不聽話,都是因為溝通不到位產生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和孩子溝通,學會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多理解、認可孩子,讓孩子明白哪些行為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被允許的,只有親子之間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才不會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