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時代了,那麼五年級的小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呢?家長要堅持對孩子進行理性正面的教育,大人要以身作則,起到表率的作用;還有就是可以講故事,以名言警句來引導孩子的思維和觀念。
五年級的小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
**耐心溝通**
父母要學會耐心地與孩子進行溝通,從根本上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在一定程度上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同時要對孩子表現出足夠的尊重,學會傾聽孩子的意見。
**不要橫加干涉**
對於五年級的小孩子不聽話,父母不要過於干涉孩子的學習生活。有時候家長會覺得孩子這樣做會影響學習,但這或許是孩子在除學習以外唯一的一點小興趣。家長可以適當地參與到孩子的興趣和生活中去,比如陪孩子玩遊戲、交流孩子心中的偶像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走進孩子的內心,也許親子關係會相處得更融洽。
**接納孩子的變化**
家長們應該從心理上接納孩子已經獨立、離我們越來越遠的事實,畢竟孩子長大後會慢慢脫離我們的視線。當孩子到五年級時,就有了自己的交集圈、自己的話題,對大人的話題、大人的聚會等基本不再感興趣了。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手裡的沙子,當你握得太牢,就會跑得越快。我們要做的是接納孩子這樣的成長變化,從而接納孩子自己獨立的社交圈。
**允許孩子犯錯誤**
有些家長對於孩子一直都比較嚴格,對孩子的其他方面也是非常嚴格,不允許有一點錯誤。在這種高標準的要求下,如果孩子達不到預期的願望,就會讓孩子產生抵觸心理,甚至對這樣的要求過高而試著放棄自己的嘗試,從而導致孩子會破罐子破摔,做任何事情也不走心了。因此,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誤,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
**給予孩子自信**
家長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們;在遇到困難、失敗時,應該鼓勵和安慰;成功了應盡量給予表揚。
**家長以身作則**
做好榜樣,然後訂立規矩。如果家長不做好榜樣卻給孩子定規矩的話,孩子很可能不會聽從。因此,如果家長想管好孩子,就要先管好自己。然後再給孩子定規矩,關於規矩中的獎罰措施要事先跟五年級的孩子進行協商,考慮孩子的承受能力,雙方都稍微做出讓步,也算是給孩子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