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 Template

孩子好勝心強接受不了失敗怎麼辦

適度的好勝心是有好處的,它可以促進孩子的自我激勵,但過度了就會適得其反。嚴重的好勝心會導致孩子「固著」,甚至會扭曲孩子的人格。那么,孩子好勝心強接受不了失敗該怎麼辦?

1. **讓孩子休息會**
如果孩子因為沒有做到某件事,或者在遊戲中屢屢失敗而導致發脾氣、哭鬧時,不要焦躁。不如先讓孩子休息一下,孩子處於消極情緒當中是可以理解的,等情緒好了再繼續或明天再做。冷靜是平復情緒最好的止痛劑。當然,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最好也要保持沉默,做到關心他即可。等孩子情緒平靜以後,再和他討論剛才的行為,以及引導他所謂比賽和遊戲的真正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2. **樹立「輸得起」的觀念**
讓孩子觀看一些有關比賽的視頻或者動畫,使用淺顯易懂的道理讓孩子從小懂得,每個人都有優劣,大人也有許多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但失敗並不「丟臉」,別為自己的失敗而自尋煩惱,只要盡了最大努力就行。教會孩子學會接納自己,先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輸了確實讓心情很沮喪,很難過,但這次輸並不代表下次還會輸。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輸的原因,總結這次的經驗,以及下次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來應對。將孩子從輸贏的情緒中引導到收穫上,提升孩子的能力,一起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3. **給予孩子足夠的鍛煉機會**
競爭是到處都存在的,平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遊戲,例如搭積木、踢球、捉迷藏等。一開始,家長可以故意輸給孩子,激發孩子的興趣和積極性,逐漸也要讓孩子嘗試「輸」的滋味。當然,父母還應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和比賽,在實踐中感受競爭,積累經驗,提高抗挫與適應能力。

4. **向勝利者致敬**
和孩子一起做遊戲,讓孩子了解自己得了第二名的感受和做法,一定要表達出來,每一次都要說出來,孩子會記在心裡。「恭喜寶寶得了第一名,我得了第二名,也不錯。不過我要加油追上寶寶,爭取也得到第一名,加油啊!」要表現得夸張一些,感到快樂和興奮,告訴寶寶第二名也很幸福,有進步的動力。說完還可以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只說不做是沒有意義的,實際行動能讓孩子更深刻地記住。

**孩子好勝心強接受不了失敗的原因**
1. **成長的規律**
孩子的好勝心過於強烈,經不起「輸」,從兒童發展的角度來看,當孩子三四歲時,他們就會出現「爭第一」的表現,這意味著孩子進入了「完美主義敏感期」。不僅僅是輸贏,鞋子的顏色不是他喜歡的,家裡的繪本沒有按照他們的預期擺好,他們都會不高興。這個階段的孩子希望一切都能完美如意,能夠如他們所願。作為父母的我們要理解孩子對完美的堅持或固執,要理解他們經不起「輸」。

2. **家庭的教養方式**
(1)過於專制的教養。父母過於專制,會讓孩子因為怕受到懲罰而害怕失敗。
(2)過於溺愛的教養。父母包辦太多,讓孩子沒有太多解決問題的能力,導致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就無法承受。
好勝的性格是一把雙刃劍,能讓孩子積極進取,力爭做好每件事情,也可能讓孩子缺乏包容心,不能包容他人,形成自我封閉、孤僻、不合群的人格。當孩子好勝心強接受不了失敗時,父母一定要注意引導。

About

無論您是新手家長還是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這裡都有適合您的內容。我們鼓勵您分享您的經歷和建議,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創造更美好的成長環境!

Tags

    Recent Post

    • All Posts
    • 兒童成長
    • 兒童繪本
    • 天文圖
    • 比賽活動
    • 活動講座

    版權所有 © 2025 親子成長智慧樹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