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遊戲是孩子童年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遊戲的種類變得越來越多,同時有很多孩子沉迷遊戲無法自拔。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拯救沉迷遊戲的孩子呢?
### 如何拯救沉迷遊戲的孩子
如果孩子還在小學階段,還處於逆反期前,則方法就是簡單粗暴:簡單就是明確告知,不准玩遊戲,學生的任務是學習;粗暴就是切斷孩子與遊戲載體的聯繫,跟手機、遊戲機徹底拜拜!要果斷,不要優柔寡斷,死死活活、藕斷絲連,要讓孩子看到你的決心。時間長了,也就徹底斷了這個念頭,遊戲癮自解。
如果孩子已經上了初中,甚至高中,就不能簡單粗暴了,否則只能適得其反。這階段的孩子大了,有了自主意識,而且處於青春叛逆期,討厭別人把他們看成小孩子,往往喜歡跟大人對著幹。對於處於這階段沉迷於遊戲的孩子,只能通過平等協商,對話才是硬道理。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通過訂立條約的形式約法三章,約束其行為,並努力構建其自我約束機制。
這樣可以逐步改變學習和遊戲時間的比例,以蚕食的形式逐步把孩子從遊戲中拉出來。說是這樣說,難度是很大的,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如果已經到了極端的程度,那種不玩遊戲命都不要的程度,那可能已經無藥可救了。
再結合我自身的體會來說,不怕大家見笑,在我三十多歲的時候仍然有一段沉迷遊戲的時間,而且裡面不乏和我年齡相當,甚至已到中年的男男女女每天把大量時間花在遊戲上,尤其是網絡遊戲上。而像現在的《王者榮耀》、《跳一跳》、《穿越火線》、《消消樂》的火爆更說明了遊戲的誘惑力。
這也很正常,每一款遊戲背後都有一個團隊在研究如何誘使更多的人,誘使人更久地玩遊戲,其中不乏心理學者、經濟學者、優秀的設計者以及明星的代言等等。不要說對孩子,就算是一個成年人,只要稍一鬆懈,就很容易陷進遊戲的泥潭中。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讓家長明白,孩子喜歡玩遊戲並非是因為自控力不足,不要因此輕易地去責備和否定孩子。孩子已經到了沉迷遊戲的程度,處理起來非常棘手,不但說教起不到作用,如果採取強制手段,稍有不慎還可能酿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因此,為了預防不測,我建議應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戒除遊戲。首先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玩遊戲的計劃,根據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允許孩子每天玩一定時間的遊戲,可以采取前期玩的時間長一點,後期慢慢減少遊戲時間的方法。
另外一種方法是馬雲教育兒子的方式。馬雲的兒子痴迷網絡遊戲的時候,馬雲不僅沒有責罵,反而拿出200元鼓勵兒子去玩個痛快,而當他兒子痛快地玩了三天三夜後,就對遊戲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了。我們也可以試試讓孩子毫限制地盡情玩上幾天,讓他過足癮,或許就不會那麼痴迷遊戲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要想清楚孩子不玩遊戲的時候可以做什麼?他無聊了怎麼辦?這就要求家長根據孩子的興趣為孩子安排好豐富的業餘生活。大多數孩子沉迷遊戲都是因為不知道有哪些喜歡又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