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是孩子負面情緒的表現,從心理學來說就是消極的狀態對什麼都不感興趣提不起精神。比如不愛學習,厭煩學習。小孩厭學問題已成為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那么,10歲孩子厭學家長怎麼引導?
10歲孩子厭學家長怎麼引導
1. 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家長應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這點很重要!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為孩子購買相關的學習用品和工具書。平時,家長也可以為孩子訂閱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報刊、雜誌和參考書,擴大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
2. 多關心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學會檢查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孩子放學後,家長要督促孩子認真做作業、檢查作業以及復習、預習功課。定時翻看孩子的作業本,看看老師批改的多不多,打多少分,如果錯誤多,分數差,就要幫助孩子查明原因,及時補救,家長還要關注孩子的作業是否整潔,這是檢查孩子學習情況的重要方法。
3. 修正對孩子的高期望
有些父母對孩子有過度的期待,反而忽視了孩子自身的願望,他們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而非讓他們自己體驗和收穫成長。
厭學對孩子都有哪些不利的影響
1. 學習成績下降,厭學情緒更加嚴重
孩子厭學,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學習成績下降。而成績下降,老師的不認可、家長的批評甚至同學的嘲笑等壓力都會隨之而來,於是他會更加厭惡甚至逃避學習,厭學情緒進一步加重,形成惡性循環。
2. 遇事喜歡逃避困難和責任
孩子厭學,本質上還是一種逃避困難和責任的心理保護機制。不去學習、不去考試、不去做一些自己不會的事情,自然也就不用面對自己未能完成學習進度所帶來的挫折感。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事事習慣性地去逃避,從而養成不負責任的性格。
3. 缺乏自信,性格變得自卑
由於孩子在剛開始厭學的時候,家長沒有及時幫助,而是一味地批評,對孩子施加了心理壓力。當他成績下降後,會認為自己天生學習差,沒救了,就是笨。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沒有自信,甚至自卑,對學習更加失去興趣。
當小孩厭學、迷茫或者信心不足時,家長一定要弄清楚原因,對症下藥,幫助孩子度過難關。否則只能眼睁睁看著孩子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