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普遍反映,孩子到了七歲之後,變得更加淘氣、倔強、不服從管教,其實這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作為家長,要重視此階段孩子的教育,幫助孩子順利走出第二叛逆期,才能更好地成長。那么,七歲孩子不聽管教該怎麼辦?
### 七歲孩子不聽管教該怎麼辦
1. **學會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交流**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追求平等,希望自己在家庭中不再是“被統治”的地位。他們希望能夠得到和父母一樣平等的地位,因此在生活中,孩子會不斷試探父母的底線,索取平等的權利。作為家長,應該意識到孩子日益成長的內心,尊重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獨立,放下身段,開始嘗試與孩子平等地對話和交流。家庭中的一些事情,讓孩子參與進來,一同做決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尊重,以及自己作為家庭一份子的重大性。當孩子感受到被父母尊重,被父母重視時,孩子也會變得不那麼尖銳,更平和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見。
2. **原則性問題不能遷就**
即便孩子正處於叛逆期,他們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挑戰父母。平時父母對他們制定的規則,孩子會不斷挑戰,而不去遵守。其實,當孩子挑戰規則時,內心對新規則其實是有一定的需求的。叛逆期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打破規則以尋求關注度,又希望能有新的規則讓他們感到安全。對於父母來說,就要科學地制定適合孩子的新規則,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當孩子擁有了足夠的安全感後,就會滿足,不再叛逆了。
3. **一定要耐心**
叛逆期的孩子,情緒起伏都特別大。如果孩子屬於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耐心。如果孩子大聲哭鬧,父母也不要著急,不要煩躁,保持耐心。當孩子平靜下來後,再開始與孩子好好溝通。有時候,孩子的情緒可能是負面的,父母要耐心地幫助孩子。
4. **對不良行為進行嚴肅談話**
當孩子不聽話時,成年人用“責罵”或“懲罰”來處理,其實會讓孩子心理產生恐懼,意志受到壓制。此時利用“嚴肅的談話”,會讓孩子心領神會。例如,可以暫時停止他的活動,請他到一個角落,好好跟他談談,可能會比大聲責罵和懲罰,更能啟發他的良知,思考自己的不當行為。
5. **注重表揚**
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規範孩子的不良習慣,另一方面更要關注孩子聽話、不任性的行為,對他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積極的表揚和夸獎。這樣孩子就會懂得什麼是大人讚成和允許的,什麼是大人反對和制止的;他會知道任由自己的性子來會受到懲罰,聽話乖巧、不亂發脾氣則會得到表揚和獎勵。
6. **家長做好榜樣**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家長們有許多不好的習慣,經常吵吵鬧鬧,那麼又如何指望孩子會聽話呢?所以想要教育不聽話的孩子,家長們首先就要反省自己是否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一些不好的情況。如果有,就要及時改正。只有家長們做好孩子的榜樣,才能讓孩子慢慢變得乖巧懂事。
七歲孩子不聽管教的問題,教育孩子讓孩子聽自己的話,想要讓孩子少走弯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硬碰硬”的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家長要學會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地走進孩子心裡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