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厭學在如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厭學的兒童喪失鬥志,整日無所事事,對兒童今後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那麼,兒童厭學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有哪些?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 兒童厭學的原因
1. **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
不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會給學生增加許多阻力,不斷的挫折感降低了兒童的自信心,造成精神苦悶,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興趣。
2. **學習能力薄弱**
部分學生在學習文化方面先天的不足:智商不高、能力缺乏。這類學生往往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把新舊知識聯繫起來進行學習;或者只會死讀書,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正確、合理地表達出來。這樣,面對日益繁重的課業內容,自然產生厭學情緒。
3. **父母的期望值過高**
期望過高,使兒童心理壓力大大增加,不自覺地把學習與痛苦體驗聯繫起來。兒童不願學習更多的是因為家長和學校傳遞的壓力超出了他們的心理承受範圍。一方面說明兒童成長過程中家長缺乏了抗挫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第二方面家長的焦慮直接影響著兒童的狀態和行為對抗。
### 兒童厭學的解決方法
1. **家長應注意自己行為習慣及生活方式**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在無意識之中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對學習的態度、學習行為習慣及生活方式等多會在子女身上有所體現。家長樂學好學,孩子受到這種學習氛圍的熏陶,自然會樂於學習,向上進取。
2. **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
常常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他能做得比別人好,只是做不做的問題,然後讓孩子自己設定一個目標,給自己定下完成這個目標的時間,讓孩子自己去執行。當完成這個目標時,給予孩子鼓勵和獎勵。
3. **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
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於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老師和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兒童厭學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每個兒童厭學的原因都是不同的,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兒童厭學的情況,需要從原因入手,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解決厭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