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孩子犯錯屢教不改,錯了一次還要再犯第二次、第三次,根本不聽家長的勸告,總是我行我素,給家長制造麻煩,讓家長煩惱不堪。到底孩子犯錯屢教不改,家長要怎麼教育呢?
10歲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怎麼辦?我們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忽視孩子的感受,這是很多父母及教師的一個弊病。孩子在情緒激動時,聽不進任何意見。因為你在吼叫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被封閉的,因為心理保護機制會讓孩子進行自我保護。
當孩子耍性子不聽話時,可以嘗試著說:「你現在是不是有點生氣?」或者「你現在是不是有點不滿呢?」也就是替孩子說出內心的情緒。
對於10歲孩子犯錯屢教不改,父母可以適當地「放權」給孩子,讓孩子從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早上起床後,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可以鼓勵孩子自己疊被子等等。平時收拾書包、整理自己的房間等事情,也可以讓他自己去做。
如果孩子做的事情不正確,例如把玩具隨意扔在地上不收拾,父母可以告訴他這種做法的後果,讓他知道不收拾玩具,不但自己容易踩到玩具而摔倒,還會踩壞玩具。玩具壞了,就沒有得玩了。
面對怎麼說都不聽的孩子,很多父母會用「狠話」威脅他們,這是很多父母的習慣。再不走,就把你一個人扔在這裡。這種「狠話」一出,因為畏懼孩子立刻就有所收斂。但是,這個「大招」不能長期使用。使用的越頻繁,效果也就越快失效。大聲威脅的次數多了之後,孩子就會習慣,表面上看起來在聽你說,其實注意力早已游離到別處了,根本不在乎你在說什麼。
對孩子提出要求一定要明確而堅決,不能拖泥帶水。唠叨只會讓孩子由最初的焦慮轉變為不耐煩。當不耐煩隨著被說的次數幾何倍數增加時,孩子就會產生「對抗」心理。說得越多,孩子就會用「不聽話」來報復父母。
十歲的孩子有什麼特點?10歲孩子正處在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於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生理和心理特徵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
同時,10歲男孩子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心理發生了明顯的轉變,雖然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辨別是非的能力仍然極其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是他們不安的開始。
10歲孩子犯錯屢教不改,如果經過正確的引導,孩子可以安然度過這個不安的時期,綜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深刻轉折,從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孩子到了10歲的時候,正是活躍調皮的時期,尤其是男孩子。爸爸媽媽要先了解十歲大的孩子有什麼性格特點,這樣才能更好地和孩子相處,應對孩子不聽話的情況,一定不要選擇打罵的方式,要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