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該怎麼辦?現在的孩子普遍表現得非常有個性,特別是有一些家庭對孩子的溺愛,讓他們產生了任性、不聽話的性格。如果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孩子出現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情況,這時父母一定要轉移注意力,等孩子平靜下來,再進行教育。
小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該怎麼辦?
1. 當情緒出現時,家長要足夠敏銳地覺察到。孩子發洩情緒、鬧脾氣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完全不需要壓抑孩子,讓他們把情緒咽回肚子裡。情緒的出現,背後是釋放情緒和解決問題的契機。
2. 家長和孩子一起平靜地坐下來,用共情的方式與孩子交談,傾聽孩子的一言一行,讓孩子知道這種情緒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大人若是遇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出現類似的情緒。
3. 幫助孩子認識情緒,給這種情緒起個名字。情緒往往是多種情緒一起出現的。被各種錯亂的情緒纏繞的感覺,會讓小朋友感到抓狂。當以共情的方式幫助孩子梳理情緒時,就像是幫助孩子將這些情緒從身體裡拽出來,小朋友一下子就會感覺輕鬆多了。
4. 幫助小朋友一起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每一次情緒的出現背後總有一個導火索。若家長一見孩子有情緒,就試圖一邊打壓孩子的情緒,一邊說教,想讓孩子聽從自己,孩子無論如何也聽不進去,反而會產生抵抗情緒。
5. 尊重孩子的隱私。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會有自己的隱私空間和想法。父母要尊重孩子對隱私的需求,不要立即戳破或不把孩子的隱私當一回事,要給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間。
6. 讓孩子盡量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讓他們知道發脾氣哭鬧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有好好地溝通才能得到更多的幫助。即便有些要求無法滿足,我們也可以耐心解釋,想辦法轉移注意力,以幫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
7. 父母要做好榜樣。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溫柔,孩子就溫柔;父母暴力,孩子就暴力。因此,一切還是要從自身改變開始。父母要先改掉壞脾氣,理性對待孩子,言語要婉轉、溫和。無論有多大的脾氣,一定要控制。否則等孩子進入叛逆期,那就難以交流,對孩子未來的發展及社會融入都會產生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