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或二胎家庭。
所以家長對孩子格外呵護,生怕孩子受一點委屈,只想讓他從小就過上幸福安逸的生活。但是這是一個不正確的想法。那麼,家長愛孩子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家長愛孩子的正確方式:
第一,正確對待孩子的錯誤。這說起來並不難,但要真正做好卻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父母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跟孩子講道理。孩子應當懂得書本上的道理,但父母不能用大道理來給孩子講解,這樣他們很難接受。
第二,不要對孩子進行發洩式的批評。孩子做錯事情時,對他進行批評時,要將事情的真相弄清楚之後再做評價,不能以發洩情緒式的批評。
第三,允許孩子適當犯錯,給予孩子充分思考的空間。現在社會的競爭越來越大,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對孩子的要求極為嚴格,這樣才可以適應社會的需求。但是有些父母卻對孩子過於嚴苛,不允許孩子犯錯,一旦孩子出現一些小錯誤時就會嚴厲斥責。這樣的教育會把孩子弄得無所適從,結果個性受到壓抑,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礙。父母根據孩子所犯錯誤的程度,給予批評教育及時糾正。要有耐心、有愛心,在寬容孩子錯誤的同時,盡力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斷累積經驗,避免下次再犯類似的錯誤。
第四,愛一定要有分寸和原則。一定要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能夠自己吃飯時一定要讓他自己吃飯,其實他自己吃比家長喂要好得多,你大可不必擔心他吃不好。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一定不能當著無事,甚至還笑或者還認為孩子可愛。你一定要及時指出他做錯了,及時指出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只有這樣,孩子才會自己養成對事情的正確做法。
第五,創設安全溫馨的成長環境。父母真的愛孩子,就應該給孩子一個和諧而溫馨的家,從小對孩子多陪伴,讓孩子時刻能感受到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爸爸媽媽都愛孩子,這樣孩子心裡才會有安全感。孩子就像一顆幼苗,從小父母一定要倍加呵護,讓孩子樹立起安全感,只有孩子有個健康的心靈,孩子才能無憂無慮快快樂樂成長。
第六,從小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要順其自然,該讓孩子受挫的受挫,不能沒有遇到挫折父母故意設挫。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要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我家兩歲半的寶寶摔在地上,只要看到寶寶自己能爬起來,我絕對不會過去拉,即使寶寶再求助也不拉,寶寶哭著求助的時候,大人就跟寶寶講明道理,並不斷鼓勵。
第七,給予孩子充分成長的機會。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成長的機會,並讓他感知到你的愛。當孩子想要嘗試一件事情的時候,不要急著去制止,你只需要在旁邊引導他安全地去操作就可以了。要讓他時刻可以感受到你的關愛和鼓勵。
第八,理解孩子並給他足夠的耐心。成人習慣了使用權威,而孩子需要通過漫長的實踐去自己建立規則。我們應該尊重成長的自然規律和法則,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盡量不要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去代替孩子做事情。控制情緒,學會理解。
家長愛孩子的正確方式有很多,家長可以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方式,引導孩子,真正地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