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格是一個人看不見的本質。
”
暴躁的性格會讓一個人的印象減分,所以擁有一個良好的性格
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孩子的脾氣暴躁怎麼才能改變?
孩子的脾氣暴躁怎麼才能改變
1
、家長以身作則,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很多孩子脾氣暴躁,都是受父母影響的。畢竟父母和孩子接觸的時間是最長的。做父母是一場修行,先從約束自己的言行開始,才能給孩子做一個更好的榜樣。如果家長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拳打腳踢,亂發脾氣,長期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就會深受其害,嚴重者就會和父母對打。
2
、做好情緒引導,讓孩子懂得不要發火,不要隨便生氣
在幫助孩子管理情緒的時候,父母們可能會發現有時候自己說得再明白,孩子也未必能夠懂得如何去做,這是因為學會管理情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鍛煉。而且父母有時候也未必能夠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緒。
3
、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
每當孩子想發火時,父母可以適當地轉移他的注意力,比如讓他去看陽台上的花開了沒有?或叫他去與小伙伴玩,或放一放他喜歡看的片子等。孩子的注意力一轉移,浮躁的心情便會逐漸安定下來,慢慢消失。
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
1
、環境因素
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孩子所生活的環境一直都是充滿了辱罵聲,又或者是孩子結交了一些脾氣比較暴躁的人,那麼孩子漸漸的就會形成這樣的習慣,成為一個暴躁的人。再加上現在很多父母都喜歡對孩子發脾氣,即便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他們都可以大发雷霆。父母也正是影響孩子的環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自然是很大的。
2
、遭受挫折
孩子雖小,但也有挫折感和自尊心,內心有想獨立的願望,慢慢開始希望自己的事情能夠自己做主。但是有些家長,總是不顧孩子的想法,做決定時沒有給孩子發言權。有時在學校裡遇到不如意的事,回家是孩子最親的人,孩子有氣只能向父母發洩。
3
、家長的放縱
當孩子出現發脾氣又或者是暴躁的行為,家長是一個怎樣的態度呢?很多家長對此都選擇無視,又或者是為了防止孩子發脾氣,會刻意去哄孩子。但是家長的這種行為無疑是在告訴孩子,只有你發脾氣我才會去哄你。漸漸的孩子就會將發脾氣當做是一種習慣,甚至用發脾氣的行為來刻意引起父母的注意。由此可見,不同的孩子暴躁的原因也是不同的。但我們也必須要承認,暴躁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有著很多危害。
孩子的脾氣暴躁怎麼才能改變,面對孩子的暴脾氣,家長也不用立刻上綱上線,只要找對孩子脾氣暴躁的問題,對症下藥,問題自然就能順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