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表示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自己已經無法揣摩孩子心中的想法了,有時候可能不知道哪句話說錯了,孩子就恼怒了,那麼,10歲小朋友叛逆期怎麼辦?
1. **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以身作則是家教之本,在教育孩子時,“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如果父母的言行不能一致,孩子自然就不會乖乖聽話。如果家長能處處以身作則,那麼家長的一言一行就會成為孩子的表率,這不僅可以樹立和提高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還可以牢牢地把握住教育管理孩子的主動權。
2. **改變原有溝通方式**
跟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了解哪些溝通方式令孩子不滿,並反饋讓家長感到難過的方式,一起探索新的溝通方法。若孩子覺得父親說話總板著臉,面對父親時便會不耐煩。父親會覺得孩子不禮貌,並表現得更為嚴肅,談話就升級為衝突。但若雙方了解對方的感受,改變溝通方式,矛盾便可避免。
3. **耐心溝通**
叛逆期的孩子都很難溝通,對於家長的話大部分都聽不進去,家長在與其溝通的時候要多些耐心,這個時期的孩子犯一點錯是難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孩子細心的溝通,知道孩子的心裡想什麼,才能教好孩子。
孩子叛逆家長怎麼引導:
1. **父母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自尊心,是內心深處不可侵犯的神聖領地,任何人都不得傷害,包括自己的父母。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在保護好孩子自尊心的情況下進行,否則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2. **讓孩子感受到自身的價值**
孩子的內心有一個英雄夢,渴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只有這樣才會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因此,父母要給予孩子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例如,媽媽如果正在做飯,可以讓孩子幫忙擺個碗筷;又或者爸爸正在修理東西,可以讓孩子幫忙遞個工具,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也是可以幫助他人的,有價值感的,也是被人需要的。
3. **父母給孩子一定的權利**
沒有一個孩子喜歡被人指揮和掌控的感覺,孩子的內心深處都渴望得到更多更大的權利。因此,父母要給孩子一定的權利,讓孩子自己安排學習時間,自行決定跟哪些小朋友一起玩。這樣孩子才會有獨立的思想,不受他人左右,對以後成年不會與人隨波逐流造成影響。
叛逆期是一個人從依賴逐漸走向獨立的必經過程,10歲小朋友叛逆期怎麼辦,作為父母,要充分了解叛逆期的成因,也要合理地引導叛逆期的孩子,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孩子進行深入有效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