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流行一句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很多家長反映孩子不喜歡寫作業、拖拉磨蹭,輔導孩子寫作業可謂是家長取經路上最大的難題。那么,不寫作業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在不喜歡寫作業方面,我有兩點心得,賞罰分明,但絕對不是學業寫得好來點金錢獎勵,寫不好體罰打罵之類的,要積極引導。
在獎勵方面,如果孩子做得好,比如小孩都喜歡吃零食、玩具之類的,這方面可以下功夫,但是也不是每次做好都有獎,因為每次做好都是應該的,在孩子面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否則每次都獎的話,孩子可能會覺得只有做好了,才有獎勵,以後長大了,遇到了一點挫折,就沒有抗壓性,這樣就會害了孩子。
在懲罰方面,我從來不打罵,而是先要講道理,如果道理講了幾次還是不聽,沒有一點點改正的話,那麼我就不會再去講道理,孩子最不喜歡寫作業,那麼就從寫作業開始,越不喜歡什麼就越要孩子做什麼,懲罰抄課文、單詞之類,不管寫到多晚也不要心疼孩子,讓孩子斷了念想,只要讓孩子明白,作業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如果不好好寫作業,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這樣有助於磨練孩子的心性。
不寫作業的孩子怎麼引導:
1. 將孩子的作業量不斷分解,分成小任務,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更好地完成,孩子才能夠盡快地完成作業,獲得成功的經驗,從而不斷累積自信,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寫作業。
2. 也應該讓孩子適當地勞逸結合,不能讓孩子每天寫作業過於勞累,比如每次寫作業45-60分鐘左右,及時帶孩子出去玩一玩,如跑步、呼吸新鮮空氣、和小朋友聊天等,才能讓孩子得到很好的休整,不會出現叛逆、厭學等情緒問題。
3. 也應該對孩子按時學習、努力寫作業等表現給予足夠的鼓勵和獎勵,比如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以後一定要帶孩子出去玩,陪伴孩子,言語上給予鼓勵,也可以獎勵遊戲時間增加、獎勵零花錢等,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讓父母期望的行為增加。
面對不寫作業的孩子,家長要引導與“嚴管”雙管齊下,缺一不可!習慣養成需要一點耐心,也需要一點堅持,還需要一點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