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方法有很多,但孩子的情況也十分複雜,父母的操作能力也千差萬別,不可能每一種方法都馬上見效,但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是相通的。那么,厭學的孩子該如何解決呢?
厭學的孩子如何解決:
① 要理解孩子厭學,是因為他遇見了他無法解決的問題,他現在需要的不是制裁,而是盟軍的支持。
② 讓他相信,你可以支持他、信任他,相信他所追求的好的東西,不僅可以從虛擬世界裡找到,還可以從你這裡找到。你要把一個孩子成長所需要的關心、信任、成就感重新補給他。
③ 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今天我好好對他了,明天他總該聽我的話了吧?今天我理解他、愛護他,明天他總該去上學了吧?他今天開始看書了,明天該有好成績了吧?千萬不要這麼樂觀,時間一定比你預計的要長。
④ 父母應該回到父母的角色,不要因為學習重要,家裡所有人都搖身一變,成了老師,管他的學習。家裡都是老師,他就沒有了可以信任和依靠的親人。
⑤ 大人們要有更多的心理靈活性去處理教育問題帶來的壓力,而不是成為學校和社會的加壓泵,把壓力變得更大,然後交給孩子。你都被壓垮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厭學的孩子如何引導:
1. 尊重孩子的興趣。不要強迫孩子,應該給孩子自由寬鬆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喜歡的事情。假如孩子喜歡動手操作,搞一些小製作,家長不應該認為這與學習無關而加以阻止,限制他們。孩子在製作的過程中也需要動腦,不懂的時候,鼓勵他自己解決問題,查閱相關的資料和書籍,這就是學習的過程。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會學得自覺、開心,不僅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還提高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如果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去“規定”孩子的興趣,而不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學習興趣發展規律來培養他,這樣往往會延誤孩子的发展。
2. 把孩子擅長的知識充分運用起來,激發他新的興趣點。還是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如果孩子喜歡動手操作,我們就鼓勵他把過程寫下來,分析困難點、如何克服,分享自己的喜悅。這樣可以激發他的寫作興趣。
3. 學會傾聽,與孩子成為朋友,找到孩子厭學的根源,從而慢慢引導他、激發他的學習興趣。
4. 聰明的父母應該學會示弱,讓孩子成為自己學習的老師。站在教方的立場會提高他的學習欲望。
面對厭學的孩子,家長應該分析原因,給予孩子耐心的開導,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專心完成學業,成為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