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長發現孩子隨著年齡增長愈來愈難以管教,特別是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更是不願意接受父母的束縛和勸告。父母雖然想與孩子溝通,但孩子卻不願意。那麼,青少年叛逆期的心理分析是什麼呢?
**青少年叛逆期心理分析**
1. **渴望獨立**
孩子追求獨立和平等,渴望能自己做決定的事情,並希望擁有自己的自由活動空間和時間。他們不希望父母為他們做所有事情,而是需要一定的獨立和負責任感。同時,孩子需要被信任,並體現他們存在的價值和功能。這樣的好處在於孩子能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觀點。
2. **渴望認可**
渴望獨立的同時,孩子也需要成年人給予尊重、認可和信任。父母應該相信孩子有能力做事、做出決策及獨立解決問題。這樣做的優點是可以增強孩子的榮譽感,讓他們意識到責任的重要性;但在極端情況下,孩子可能會產生自卑感,並不願意與他人接觸,採取對抗態度,甚至在學業之外觸犯法律,以在同學中樹立威信。
3. **渴望友誼**
尤其是同齡人之間的關係對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同齡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不受約束的,並且充滿自由。即使是小打小鬧,孩子們可以自由地表達情感,這些都是成年人的愛所無法替代的。因此,我們應該高度重視孩子在同伴人際關係中的煩惱,這樣可以促進他們的社會化進程。
**叛逆的孩子怎麼引導**
1. **父母需要轉換角色**
將孩子視為朋友和同事,家長應該改變“重男輕女”的做法,採用協商的語氣和孩子交談,避免對孩子下命令。當孩子做作業時,可以說:“你該做作業了。”而不是說:“你現在必須做功課。”整理孩子的書包或房間時,也要取得孩子的同意。
2. **家長要善於傾聽**
多與孩子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做好正確的引導。家長應定期與孩子討論學校和同學的情況,傾聽孩子的需求,以減少叛逆行為。
3. **識別並引導孩子的興趣**
發掘孩子對某些事物的興趣,尤其是與父母共享的活動,可以滿足孩子的自尊心,從而減少反抗情況的發生。
青少年叛逆期心理分析表明,當孩子出現這種心理時,說明他們正在逐漸成長,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認為某些事情是對的或錯的,並希望能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