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非常渴望自由,什麼事情都不想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實施了,這個時候家長要學會放手,不要打骂孩子,那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
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
1. **注意引導孩子**
引導孩子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避免養成不良嗜好。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會模仿,很多孩子去河邊游泳,他也會去;很多孩子拿著 iPad 等平板電腦玩,他也會要電腦玩;有的孩子吸煙,他也會學著吸煙了。
2. **尊重孩子**
面對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注意要平等的和他交流,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應該放下做父母的架子,多傾聽孩子的心聲,盡可能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凡事多和孩子商量,不要以「愛」的名義強行給予。例如,不要給孩子報名太多的培訓班、輔導班等,應該注意和孩子商量好,否則給孩子過多壓力會讓孩子很難受。
3. **不要和孩子硬碰硬**
其實主要是因為他們害怕外在事物而讓自己孤立起來,決定父母沒有給他們足夠的尊重,他們便用這樣的行為方式,來保證自己和外界平等。父母要做的便是把自己和孩子的位置互相交換,讓孩子感覺到你對他的尊重,然後採用正確的方式進行疏導。如果一對一硬來,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
4. **學會了解孩子**
在父母的欣賞下,孩子快樂,信心倍增,心靈充滿幸福,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意見,克服自己的問題。如果父母無數次批評、指責孩子,甚至打骂孩子,不僅會影響他們的情緒,還會讓孩子容易陷入自卑的泥潭。
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1. **平等的交流**
青春期的孩子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都處於突然變化的過程,因此與其交流主要以平和或朋友之間的交流方式進行,而不是以訓斥或教育的方式進行交流。家長應理解青春期孩子由於身體突然變化而導致的情緒波動,易興奮、愤怒等現象,建議家長盡量要以互相體諒、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狀態與孩子溝通交流。
2. **走進孩子的內心**
和青春期孩子交流,要走入孩子的內心。理解尊重孩子在青春期這個階段出現的任何症狀。不用過來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行為的對錯。足夠的耐心和足夠的尊重是交流的基礎。
3. **提供溫馨的家庭環境**
父母要尊重孩子,從理解的角度和孩子交流。對他們的叛逆之舉、打扮之行等等,要給予理解、接受、引導,不可進行冷嘲熱諷,責罵侮辱。否則開口就會吵,閉口則不說話,讓孩子在孤獨、煩躁、反感、倍受壓抑的環境中煎熬地度過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健康就會出問題。
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形象,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學會理解孩子,經常給予孩子適當的讚賞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