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因為經常呆在父母身邊,所以發現不了他們獨特的性格,但隨著他們一天天長大,個性也漸漸顯現出來。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性格也越來越內向。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有自信呢?
**怎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有自信**
1. 告訴孩子先學會接納自己,別人才會有機會接納你。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只有自己接納了自己,才能越來越好,別人才有機會接納你。如果一個人過於自卑,自己都不喜歡自己,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點,一味地顧影自憐,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世界裡,那別人是沒有機會去融入他的世界,自然也沒有機會去接納他。要想走出自卑,就應該學著去發現自身的優點,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首先要自己愉悅地接納自己。
2. 告訴孩子相信自己的判斷。自卑的孩子需要父母多些鼓勵。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要鼓勵孩子相信自己的判斷,當孩子通過自己的判斷取得成功時,孩子就會收獲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時必不可少的因素。比如說父親帶著孩子給母親買生日禮物時,孩子看到了一个漂亮的贺卡,想要買來送給母親,這時如果孩子征求父親的意見,父親可以試著鼓勵孩子相信自己的判斷,當母親對著禮物高興地微笑時,孩子會獲得成就感,自信心也會得到加強。
3. 自我表達。很多人在成年後發現自己不快樂的原因,是不自信。而這種不自信源於真實的自我沒有被表達。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下意識地會說「不要哭」,而沒有詢問孩子為什麼要哭,這樣會傳遞給孩子一個信號,哭是不好的。孩子不開心,因為一件小事發脾氣,我們卻一口氣說「不許生氣」,會讓孩子認為生氣是不好的。不能哭,不能生氣,不能喊累,不能……各種情緒釋放渠道被堵住,真實的自我越來越弱小,長大後就會害怕被別人否定,變得不自信。孩子們的情感需要回應,我們能做的,就是鼓勵他們真實表達自己的情感,讓孩子獲得內在的力量。
4. 要適時地讚揚孩子,而不是一味的表揚。對於自卑的孩子,我們要對孩子進行表揚,但不能每件事都表揚孩子,因為如果這樣,一旦未來遇到某件事不表揚孩子,讓孩子就會覺得不開心。而且他們還會對自己感到失望,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我們才會不表揚他們。因此,我們要做到適時地表揚孩子,但也不能一味地表揚。
除了以上方法,家長也應該避免拿自己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要幫助孩子認可自己,學會尊重他們的意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