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 All Posts
  • 兒童成長
  • 兒童繪本
Edit Template

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溝通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有時候大人問一句「今天過得怎麼樣?」,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行、挺好的」,就再也沒有下文。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他內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不想跟家長交流。那么,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溝通?

1. **投其所好**
很多爸爸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特別喜歡批評,要麼就是講道理,而媽媽特別喜歡唠叨,例如何時吃了什麼、用了多少錢、跟誰交了朋友,當然最常聽到的就是「好好學習」之類的話。如果總是講這些話,孩子一定會躲開你。所以,爸媽想要跟青春期的孩子交流,最好是投其所好,找到孩子喜歡的興趣點。

2. **適當示弱**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過程中要提醒自己:親子關係是第一位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家長在溝通時應該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感受到關係緊張時要收斂並且想辦法修復,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爆發時,不能硬來,家長可以適度示弱並進行安撫,等孩子情緒緩和了,再繼續討論有爭議的話題。

3. **換位思考**
父母有壓力,這壓力是來自孩子的。而孩子也是有壓力的,初三的孩子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即使孩子表面上看起來輕鬆,一點不急,但壓力是實實在在的,因為學校的氣氛和時間的流逝就是最大的壓力。所以,在有的孩子看起來一點不急的表面下,是內心的壓力,尤其是一些敏感好勝、自尊心強的孩子,他們有時候平靜的外表及沉默的態度恰恰是為了掩飾,因此這時候父母的沉默或是一句幽默的話語都是一種方法。

4. **降低期望、放低要求**
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壓力就大,如果家長這時再給孩子過大的壓力和期望,會讓孩子焦慮不安,彼此矛盾不斷。所以,孩子需要學習的時候就好好學習,需要娛樂的時候就盡情享受,這樣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5. **學會傾聽**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很多難題。孩子的承受能力總是要比父母差很多,有的父母在孩子初次提出反對意見時,並不會認真傾聽,反而是直接打斷,或者強行要求孩子接受自己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在做出選擇時根本不會再聽父母的意見,因為他們覺得如果自己徵詢父母的意見,他們不會聽自己說話並且會強行要求自己接受父母的意見,所以溝通時就會出現煩躁的態度,家庭矛盾就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

6. **減少批評、訓斥**
孩子在這一階段渴望得到認同,因此,家長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事方法。我們要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相處,和他商量一些事情而不是發號施令,讓孩子願意和父母溝通。

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溝通,孩子們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變得愈發獨立,他們也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變得更加成熟。因此,爸爸媽媽們,當你們發現與孩子溝通出現困難時,別著急,選擇合適的引導方法比大吵一架更有作用。

About

無論您是新手家長還是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這裡都有適合您的內容。我們鼓勵您分享您的經歷和建議,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們創造更美好的成長環境!

Tags

    版權所有 © 2025 親子成長智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