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時,總是特別的煩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那麼,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應該怎麼做?
首先要與孩子進行溝通,與孩子溝通最有效的方式是傾聽。在傾聽中發現孩子的問題,但發現問題後,不要直接給出解決的方法,因為解決的方法人人都知道。
其次要穩定情緒,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這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後,再去同孩子交流。
最後要允許犯錯,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是在所難免的。因此,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些錯、吃一些虧,並且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叛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說教,家長總是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不應該做什麼,總是指揮或控制孩子的行為。孩子會認為父母不信任他們,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久而久之孩子會討厭父母的說教,進而拒絕指令,甚至和父母對著幹。
第二、撒謊,家裡發生了一件父母不想讓孩子知道的事情,家長往往會對孩子進行隱瞞甚至撒謊。但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只要有一點蛛絲馬跡就會察覺到父母隱瞞了什麼事情,會認為家長對他們是不真誠的、不信任他們。最好的方式是和孩子坦誠相待,這樣孩子也會對父母敞開心扉。
第三、懲罰。很多家長認為嚴厲的懲罰能夠樹立起家長的威信,會讓孩子更加聽話。雖然在表面上看這樣很有效果,但頻繁的懲罰很可能會產生怨恨、內疚、羞恥、絕望等負面情緒,進而加強孩子的負面行為。正確的做法是用合適的紀律去約束孩子,讓孩子犯錯時學會承擔應有的責任,而不是單純的懲罰。
面對孩子的叛逆期,家長應該明白,父母的態度和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家長們在平時一定要以身作則,正確地引導孩子,相信孩子一定能輕鬆度過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