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青春期後,不少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不願和父母交流。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常常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那麼,孩子的逆反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當作朋友平等對待。如果不是唠叨就是打罵,孩子必然把你的話當耳旁風,心理上也會產生反感。
其次要冷靜分析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原因,就應注意改進,成人應言而有信;如果是孩子無理取鬧,則可采取冷處理的方法,對其逆反行為不予理睬,事後再進行教育、引導,說明利害關係,千萬不要火上加油,把事情搞得更糟。還可以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使孩子服從正確的教育。
例如孩子在外面玩,明明走得動卻不肯自己走路,一定要你抱。你可以這麼對他講:“你看那邊的小弟弟都自己走路,你不會比他差吧?”孩子為了表示自己能幹,就會自己走路了。這種方法用得得當,不亞於正面說教。
最後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例如孩子好奇、好問、愛動腦筋,家長要因勢利導,講一些孩子聽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盤否定。當然,發現孩子的行為具有危險性時,應及時制止,並講明道理。總之,我們要認真研究幼兒逆反心理這一現象,並耐心地教育、引導,從而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孩子逆反的表現:
1. 喜歡和家長對著幹。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後最明顯的一點表現,就是和家長對著幹。家長越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就非不去做什麼,就像故意和家長作對一樣。家長如果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根本不聽,要麼扭頭就走,要麼仍然我行我素。脾氣不好的家長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希望讓孩子害怕自己,最終卻發現這樣做根本不管用,孩子仍然不肯聽話。
2. 不服從管教。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聽自己的話,但是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根本不會乖乖聽家長的話。例如孩子看了很長時間的動畫片,家長想讓孩子休息一會,但孩子仍然要看;家長強行把電視關掉,孩子會自己打開。如果繼續不讓孩子看,孩子可能會放聲大哭、撒泼打滾。家長管教孩子,孩子就像是沒聽到一樣,從這只耳朵進來,又從那只耳朵出去,起不到任何效果。
3. 喜歡推卸責任。孩子在叛逆期會經常犯錯誤,而孩子犯了錯誤之後,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即使被家長逮個正著,但孩子還是會找一些理由來為自己開脫。孩子變得喜歡推卸責任,不想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後果,而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的舉動,會更加生氣,無法心平氣和地去教育孩子,導致孩子變得更加叛逆,進入死循環當中。
孩子的叛逆也不是無緣無故的。更多的時候,我們要看到自己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以及對孩子所做的事情的處理態度,有時候從自己身上去反省,效果會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