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由於年齡小,較為贪玩,對於豐富多彩的事物充滿好奇,因此面對較為枯燥無趣的學習生活時,便會表現出不想上學、不想學習的想法。當孩子出現厭學的心理狀況時,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提高孩子對學習的興趣。那么,小孩厭學有什麼辦法解決呢?
1. 了解不喜歡學校的原因
家長要知道孩子不願意去學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是因為不願意離開父母的懷抱?還是因為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又或者是在學校的與老師同學相處不愉快等等。大人找到孩子不願意去學校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對孩子來說,從小就一直沒有離開過父母身邊,已經形成了依賴,一時間要讓他離開父母,去陌生的環境和一群陌生人相處,這對孩子來說,是成長路上的第一個挑戰。因此,父母需正確地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地縱容他們。
2. 交流溝通
離開父母的身邊去學校,是孩子開始踏入社會生活的第一步,也是他成長的必經之路。孩子因為沒有經歷過,所以會感到恐懼和害怕。身為大人的,應該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同時陪伴孩子克服恐懼,勇敢地邁出第一步。而不是一味地縱容或責備,這些都不利於孩子增加自信心和建立安全感。平時,可以讓孩子多和小朋友一起玩耍,養成合群的性格,這樣孩子一想到學校裡有許多小朋友,他就會願意去上學了。
3. 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家長如果對孩子太過唠叨,總是埋怨孩子在學習上不對的地方,並且對孩子沒有客觀的評價,總是拿孩子跟別的孩子相比較,看不到孩子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那麼孩子在父母眼中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父母的唠叨既無法讓孩子“醒悟”,也不能令孩子的學習成績迅速上升,只會讓孩子在內心深處更加排斥和反感。
4. 家長態度要堅定
作為家長,看到孩子哭鬧,肯定是不舍得的,會被孩子的哭鬧聲所打動。在這個時候,家長必須態度堅定,要想到這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必須讓孩子去接受。如果自己不“狠下心來”,將來送孩子去上幼兒園會更加困難。可以對孩子說:“媽媽要去上班,你在幼兒園裡等著跟小朋友一起玩,媽媽下班後就來接你,你要乖乖的聽話,不能哭,你是最棒的。”家長堅持下來,孩子也會堅持下來。
小孩厭學的問題,家長一定要找出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然後根據原因對症下藥,才能從根源上徹底解決問題。